朱光潛 談美 十五「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希臘大哲學家柏臘圖和亞理斯多德討論倫理問題時都以為善有等級,一般的善雖祇有外在的價值,而「至高的善」則有內在的價值。這所謂「至高的善」究竟是什麼呢?柏臘圖和亞理斯多德本來是一走理想主義的極端,一走經驗主義的極端,但是對於這個問題,意見卻一致。他們都以為「至高的善」在「無所為而為的玩索」(Disinterested Contemplation)。這種見解在西方哲學思潮上影響極大,斯賓洛莎、赫格爾、叔本華的學說都可以參證。從此可知西方哲人心目中的「至高的善」還是一種美,最高的倫理的活動還是一種藝術的活動了。

「無所為而為的玩索」何以看成「至高的善」呢?這個問題涉到西方哲人對於神的觀念。從耶穌教盛行之後,神纔是一個大慈大悲的道德家。在希臘哲人以及近代來布尼茲、尼采、叔本華諸人的心目中,神卻是一個大藝術家,他創造這個宇宙出來,全是為著自己要創造,要欣賞。其實這種見解也並不減低神的身分。耶穌教的神祇是一班窮叫化子中的一個肯施捨的財主老,而一般哲人心中的神,則是以宇宙為樂曲而要在這種樂曲之中見出和諧的音樂家。這兩種觀念究竟是哪一個偉大呢?在西方哲人想,神祇是一片精靈,他的活動絕對自由而不受限制,至於人則為肉體的需要所限制而不能絕對自由。人愈能脫肉體需求的限制而作自由活動,則離神亦愈近。「無所為而為的玩索」是唯一的自由活動,所以成為最上的理想。

這番話似乎有些玄渺,在這裏本來不應說及。不過無論你相信不相信,有許多思想卻值得當作一個意象懸在心眼前來玩味玩味。我自己在閒暇時也歡喜看看哲學書籍。老實說,我對於許多哲學家的話都很懷疑,但是我覺得他們有趣。我以為窮到究竟,一切哲學系統也都祇能當作藝術作品去看。哲學和科學窮到極境,都是要滿足求知的慾望。每個哲學家和科學家對於他自己所見到的一點真理(無論它究竟是不是真理)都覺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熱忱去欣賞牠。真理在離開實用而成為情趣中心時就已經是美感的對象了

「地球遶日運行」,「勾方加股方等於弦方」一類的科學事實,和〈米羅愛神〉或〈第九交響曲〉一樣可以攝魂震魄。科學家去尋求這一類的事實,窮到究竟,也正因為牠們可以攝魂震魄。所以科學的活動也還是一種藝術的活動,不但善與美是一體,真與美也並沒有隔閡。 藝術是情趣的活動,藝術的生活也就是情趣豐富的生活。 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情趣豐富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有趣味,而且到處尋求享受這種趣味。一種是情趣枯竭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沒有趣味,也不去尋求趣味,祇終日拼命和蠅蛆在一塊爭溫飽。後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藝術家。情趣愈豐富,生活也愈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覺得有趣味」就是欣賞。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對於許多事物能否欣賞。欣賞也就是「無所為而為的玩索」。在欣賞時人和神仙一樣自由,一樣有福

亞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亞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的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麼可惋惜的事啊! 末了,我用亞爾卑斯山路上的標語,在中國人告別習用語之下加上三個字致意: 「慢慢走,欣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