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偉

 

討論及分析中世紀聖芳濟倡導貧窮的原因

 

現代社會對貧窮的看法是完全負面, 我們經常聽到政府及團體討論如何滅, 扶貧。十二月在香港舉行的世貿會, 被有些團體認為是令貧窮國家更窮。但在十三世紀的歐洲, 聖芳濟(1181-1226)甘願捨棄財富, 擁抱貧窮, 覺得貧窮是光榮的, 他於臨終前的遺囑, 再次要求信徒要遵從貧窮的規則。

 

聖芳濟生長於意大利一富有家庭, 但他自願放棄一切, 脫離有錢的父親, 做一個赤貧傳教修士。從他臨終前的遣囑, 1221年及1223年的規條及一生的事蹟, 綜納他對貧窮的看法有三項:

1.      捨棄財富:他親身力行及要求信徒將所有財富送給窮人, 在遺囑上說:「將所有給窮人, 而滿足於修補過襤褸的衣服。」

2.      不接受金錢:1221年的規條要求信徒無論到甚麼地方, 不能以任何原因接受金錢, 包括書本, 衣服或工作。 有需要的話, 可以行乞討飯。

3.      不接受物業:任何形式的物業, 包括教堂, 簡陋的居住所都不能接受, 信徒只可當自己是過客及朝聖者, 暫時棲身於這些地方。

聖芳濟選擇赤貧及要求信徒同樣的生活方式, 他甚至享受貧窮, 在行乞途中, 唱感謝天主賞賜貧窮的歌, [1]在現代人眼光覺得他是近乎瘋癲。究竟中世紀的聖芳濟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行徑?本文試從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狀況, 宗教及信仰理來分析原因。

 

社會, 政治及經濟背景

 

十一世紀後期的歐洲, 農業科技有革命性發展, 人口大幅度增長, 食物的生產也大幅上升。開發者把森林與沼澤變成耕地, 改良耕種方法, 地主和農民得益。但到了十三世紀, 當土地開墾和農業科技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 農民生活開始困難,不少農民, 流浪者擁到新發展的城市尋找工作。城市發展初期, 需要大量勞動力及熟練技工, 但在中古高峯的末期, 繁榮衰落, 加上太多人到城市, 造成大量失業者和乞丐, 居住在環境惡劣的城市。另一方面, 地主, 貴族與商人積聚了不少財富, 生治奢侈, 任性揮霍, 貧富懸殊現象嚴重, 從農村經濟發展到城市經濟, 在人口擠逼的城市, 貧窮的問題變得尖銳化。加上聖芳濟處於的義大利, 神聖羅馬帝國的影嚮力不達, 封土分為很多地域, 貴族經常為土地及利益發動戰争, 聖芳濟亦曾於1202 年被俘虜, 在獄中反思金錢帶來的災害, 可以令家族分裂, 引致血腥和暴力, 他認為若人不争富, 社會可更和諧。他最後從聖經中找到方向[2]

 

隨著商貿發展, 人們往來各地增加, 資訊傳播可以更深更廣。布祿(R.B. Brooke) 指出十二世紀的手抄本, 教堂玻璃的圖案, 經文上的繪畫, 耶穌和宗徒都是赤脚, 蓄鬍子[3]。不少教士以理性及客觀的方法理解聖經, 發覺耶穌及宗徒們四處流浪傳教, 生活窮困, 與中世紀的主教, 修士的生活非常不同。教會因經濟發展, 與貴族合作取得不少土地, 建造宏偉的歌德式教堂, 舒適的修道院。教會人士的生活與貧困的耶穌和宗徒過住的生活成很大對比。聖芳濟不認同當時教會及修道院的做法, 自行跟從聖經中耶穌和宗徒的行徑。

 

宗教理念

 

中世紀後期, 較多人接受教育,文化水平提高, 文字使用更為普及化, 過往教士用自已的一套方式傳教, 不一定跟從聖經。聖芳濟領畧到需要遵從聖經內容, 亦從其他方面, 暸解到耶穌沒有居住所,接受貧困生活及捨棄世俗物質, 他要學習及效法耶穌及門徒的生活方式。他的遺囑說:「上帝顯現要我跟從聖經教誨生活」。

1221年規條第一章要求信徒要跟隨耶穌的做法, 引用馬可福音11912節:「你若願意是成全的, 去變賣你所有的, 施捨給窮人, 你必有寶藏在天上, 然後來跟隨我。」聖芳濟雖然身為富有商人兒子, 甘願放棄承繼財富, 離開父親, 將所有的財物, 送給窮人, 包括自己身上華麗的衣服。

 

聖芳濟不接受金錢, 或以任可方式得到, 他引自路加福音1215, 耶穌說:「你們要謹慎, 躲避一切貧婪, 因為一個人縱然富裕, 他的生命並不在於他的資產。」聖芳濟用赤貧的方式生活, 他引用宗徒保祿說:「我們要滿足於食物及衣服」,。所以他跟信徒說:「我們可以乞討, 祇要有東西充饑, 有襤褸衣服蔽體, 我們就心滿意足了」。他效法耶穌生活在曠, 沒有住所, 以乞討取食物, 所以他亦要求信徒出外傳道時, 不帶棍棒, 錢包, 麵包袋及金錢, 用工作賺取食物, 有需要時,行乞討飯。他要求信徒不接受物業, 一方面        是效法耶穌, 另一方面認為資產會帶來紛争禍亂。他曾跟主教說:「主教閣下, 假如我們有了財產, 我們就必須武裝起來保護它, 還要延聘律師來解決法律問題和因錢財惹起的爭瑞, 那麽我們將無法完全自由事奉天主了。」[4]

 

聖芳濟認為要拋棄一切俗世物質, 置身貧窮才能與上帝溝通, 「神貧是一種天上的聖德, 遠超於會消滅的俗世之上, 並能排除靈魂上一切障礙使它自由而全然與永生的天主結合。神貧的聖德, 使我們的靈魂在俗世間與天上的天神們交談。」[5][6]

聖芳濟一生致力於倡導貧窮, 去世後不久他訂立的規條便被教庭諉曲。1230年教宗頒令修士的朋友可代接收物業及金錢, 修士有需要時可申請使用。有部份信徒以他的名義在阿西西(Assisi)建造宏偉的教堂及修道院, 有部份嚴守貧窮規則的信徒被教庭定為異教徒而被燒死。

 

結論

 

聖芳濟一生倡導貪窮的理念似乎是白費, 其實後世並沒有完全遺忘他的信念。奇勒(Kenneth Clark)認為所有偉大宗教相信人要摒棄世俗物質, 靈魂才能獲得釋放, 聖芳濟捨棄的精神, 影嚮遠達十八世紀後期羅梭(Rousseau)及胡士活(Wordsworth)的哲學思想[7]。近代的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在落後地方傳教, 親身力行以捨棄擁有物質的信念。在現在祟尚追求物質的的社會, 間接引致人與人之間的紛爭, 窮人與富人, 貧國與先進國的對立, 聖芳濟捨棄物質的理念, 值得讓現代人反思。

 

 

 

 

 

 

 

 

 

 

 

 

 

 

 

 

 

 

參考資料:

Kenneth Clark, “ Civilizations- a personal view” London: BBC and John Murray , 1971

 

Giles Constable, “ The Reformation of the twelfth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Marion A. Habig(ed.), “ St. Francis of Assisi, Writings and Early Biography: English Omnibus of the sources for the life of St. Francis”, Franciscan Herald Press, 1973

 

Nick Havely, “ Dante and the Franciscans-Poverty and the Papacy in the ‘Commed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C. Warren Hollister , 張學明譯, 《西洋中古史》, 臺北市: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6 初版

 

Michael Robson, “ St. Francis of Assisi- the Legend and the Life of” Geoffrey Chapman, 1997

 

Brian Tierney, Sidney Painter, “ We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300-1475” Alfred A. Knopfi Inc., 1983

 

Felix Timmermans , 陶為翼譯, 臺中: 光啟出版社, 1964再版

 

 

 

 



[1] 42-3, Felix Timmermans , 陶為翼譯, 臺中: 光啟出版社, 1964再版

 

[2] 98, Michael Robson, “ St. Francis of Assisi- the Legend and the Life of” Geoffrey Chapman, 1997

 

[3] 104, 同上

[4] 124, Felix Timmermans , 陶為翼譯, 臺中: 光啟出版社, 1964再版

 

[5] 225, Felix Timmermans , 陶為翼譯, 臺中: 光啟出版社, 1964再版

 

6  55, Kenneth Clark, “ Civilizations- a personal view” London: BBC and John Murray , 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