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 SIU CHIM

貝克特的死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當中出現的問題

1170年發生了中世紀史上一件曲折離奇的刺殺事件:克里伯特大主教貝克特(Becket)被亨利二世(Henry II)的臣子所殺。這事件轟動當時整個歐洲教廷。當中貝克特被殺的原因有多種說法及疑點。在以下的數個段落中根據當時的歷史資料的記載,嘗試建構貝克特被殺的背景及原因。

政教鬥爭的背景與貝克特

在貝克特被殺是反映當時他與亨利二世在英國進行一場非常著名政教鬥爭的例子的結果。當時他們政教鬥爭的出現時是非常震撼;但是從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來看,這是當時英國政治發展的一個趨勢。這個趨勢是在1066年征服者威廉(William I The Conqueror)奪得英國的王位開始。他開始實行中央集權政策,逐漸將集中權力於中央,建立一個封建政體。但是在征服者威廉比較小心應付,因為他希望得到在奪得皇位前的原有地方勢力的支持,當中地方的勢力是領主及教會。所以他積極維持與教會的關係,例如他非常支持進行一些教會的改革,而且他更利用當時英國教會與羅馬教皇的衝突成功維持他的統治[1]。在征服者威廉死後,繼任人威廉二世(William II)、亨利一世(Henry I)均繼續加強中央集權。在他們數王的管治下將英國由以前由教會控制的地方勢力逐漸削弱,加強王室對地方的控制。但是他們是循序漸進,避免過於明顯而令到地方及教會與王室對立。但是其實在亨利一世時開始進行一些增強皇權的改革時已經與教會發生衝突。當時王室的勢力仍未達到可以全面與教會抗衡,所以大家最後以和為貴。但是教會與王室的關係漸變緊張。

在亨利二世時,因為他擁有龐大的領土及勢力,使他恃著這些絕對的力量希望大力加強王室的地位。所以當時亨利二世時的王室地位是自征服者威廉以來最強大的。所以這破壞了一直以來王室與教會之間的平衡。

貝克特與亨利二世鬥爭之原因

其實貝克特自己是不願意擔任肯特伯理大主教一職,因為他非常清楚他的朋友亨利二世的改革政策必然與教會的勢力發生很大的衝突。那時自己只會陷入神權及王權的兩難局面。但是他是一個非常忠誠的教徒。而且在年輕時受到當時的大主教的提拔。他曾經說他自己無論如何必定會侍奉教會所以他將教會的利益置於首位[2]。亨利二世則希望他的好友貝克特擔任主教後大家通力合作下,進一步鞏固亨利二世的統治。但是他意想不到貝克特竟然與他為敵。最明顯的衝突是在法制上的利益衝突。因為亨利二世希望將地方司法權收歸中央[3]。所以進一步削弱地方及教會法庭的權力。這種激烈的改革強烈侵犯了宗教的利益。

鬥爭中的事件發生的原因

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是既然第一次貝克特由英國流亡法國時得到教皇的幫助而令到他與亨利二世的爭執得以暫時平息。但是為什麼在他們再起爭執時,教皇不作任何干預?以當時歐洲的局勢看,教皇亞力山大三世是無暇理會。因為當時教皇正忙於與剛號召組成的倫巴聯盟(Lombard League),一同抵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 Barbarossa)對意大利半島北部的侵略及控制[4]。這是當時歐洲政教鬥爭的一個高潮。在這兩件事同時發生的情況下,教皇選擇了放棄調停亨利及貝克特兩人的新爭執,因為斐特烈一世的擴張對教皇的地位及勢力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教皇在先要解決這場重要的鬥爭下,唯有放棄較次要的事情。

在貝克特被亨利二世臣下四個騎士所殺的過程中發現了兩個「早有預謀」、一個「無心插柳」。第一個「早有預謀」是亨利二世對貝克特是非常不滿,對付貝克特只是時間及找一個完美的籍口的問題。因為雖然貝克特在1170年經教皇的調停後回到英國,但是雙方的立場不變,遲早也會再起衝突。而且貝克特回到英國是對亨利二世的一次羞辱。第二是貝克特是有心尋死的。因為在資料中可以看到他在四個騎士到了肯特伯里後,他沒有選擇逃走,而是慷慨殉道。他曾經說他是願意犧牲生命以為了保護教堂及耶穌之名[5]。但是原因是否真的如此戲劇性?雖然不排除貝克特對基督宗教的忠誠令他可以為宗教而死。但是據當時的情況,貝克特其實是無路可逃。因為他首先剛剛由法國回到英國,如果再次出亡,是否真的可以再獲得教皇的幫助及支持?而且據上文所述,教皇此時忙於應付與神聖羅馬帝國間的政教鬥爭。此外,他可能以死作為一種武器引起當時宗教勢力的公論,迫使亨利二世收回削減宗教勢力的命令。當時他亦明白以自己身為大主教的地位,如果殉教必然可以獲得封聖。逃亡可能只是得到身敗名裂而死的後果。與其是死路一條,他當然是選擇一個較為有價值的方案。所以在平衡利益後決定將生死置諸道外。

封聖的作用

在貝克特死後三年(1173),教會為他作出封聖的儀式[6]。將貝克特封聖是這件事件中的一個大問題,但是在了解事件後,發現原來封聖是面子問題。一個大主教被國王暗中派來的騎士所殺,教會當然不能對此事是不聞不問。這對教會是一件非常的事。但是又沒有能力同時面對與英國及神聖羅馬帝國兩方的鬥爭下,只好專注與腓特烈一世的鬥爭,沒有進行直接的干涉。所以在後來的封聖,除了為教會自己回面子外,亦是對亨利二世的做法的一種遣責。亨利二世在貝克特死後被認為是貝克特之死的其中一個原兇而不斷被公眾及教會人士所遣責。封聖是對亨利二世施以更沉重的責的一種形式。所以亨利二世在後來的公信力大減,導致他的兒子作亂奪權[7]。所以封聖是教會事後反擊的一種手段。

總結

總括而言,貝克特與亨利二世的衝突並不是一個突發而來。他們背後所反映有關王室與教庭長久以來的權力衝突例子而已。貝克特的死亦反映了他自己是沒有方法控制自己的命運,自己只好選擇一個對教會、對自己有最大利益的方法奉獻自己生命。

 

參考資料

C. Warren Hollister著、張學明譯: 《西洋中古史》 (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

Thomae, Vita S., Cantuariensis Archepiscopi et Martyris, James Robertson ed. in, Materials for Life of Thomas Becket, (London: Rolls Series, 1875-1885) , Vol. II.

Stevenson, Joseph, trans., The Church Historians of England,  ( London: Seeley's, 1853)  Vol. V,  part 1.

Shirley, Janet, trans., Garnier’s Becket, (London: Phillimore, 1975).

Douglas, David C. and Greenaway George W., ed.,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volume II: 1042-1189, (London and New York: Oxford, 1981).  

Catholic Encyclopedia: St. Thomas Becket www.newadvent.org/cathen

 



[1] C. Warren Hollister著、張學明譯: 《西洋中古史》 (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頁222-223

[2] Catholic Encyclopedia: St. Thomas Becket  www.newadvent.org/cathen

[3] Stevenson, Joseph, trans., The Church Historians of England,  ( London: Seeley's, 1853)  Vol. V,  part 1,  pp. 333. 

[4] 1,頁228-229

[5] Thomae, Vita S., Cantuariensis Archepiscopi et Martyris, James Robertson ed. in, Materials for Life of Thomas Becket, (London: Rolls Series, 1875-1885) Vol. II, pp. 81.

[6] Douglas, David C. and Greenaway George W., ed.,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volume II: 1042-1189, (London and New York: Oxford, 1981) , pp. 827.

[7] Shirley, Janet, trans., Garnier’s Becket, (London: Phillimore, 1975), pp.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