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傑

 

實地考察報告 - 聖母神樂院

 

聖母神樂院原1928年,從中國第一座熙篤會河北聖母神慰院分立出來,有因於日本侵華及國共內戰前後的政局及種種壓迫下,被迫逃難至華南、四川成都等地,在逃難期間,六十餘位修士當中只有十六位能逃出困境,幸存者半數流亡美、加,半數流亡香港。在1950年底,抵達香港的天主教會士開始在香港大嶼山建設新修道院,兩年後在加國學習之會士返回香港並協助建設大嶼山聖母神樂院,並於1956年正式開幕。

 

此論文嘗試以聖母神樂院修士及神父等的生活方式,了解熙篤會士的潛隱及簡樸的生活,認識到修士們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同時亦希望從神樂院內簡樸生活及院內建築,了解由中世紀時候熙篤會所傳承下來的傳統,籍此希望能深入研究中世紀修道會的宗教生活與香港神樂院之間的關係。另外,亦希望能從神樂院傳統的生活模式中,找出自熙篤會建院於中國後,熙篤會在這七十多年當中,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

 

        現時神樂院的生活傳統,有很多生活模式都是由中世紀時候傳承下來,比方說修士之間的溝通方法 手話。根據隱修院的傳統溝通方法,手語是修道院中主要交流方式。據神樂院神父所描述,現今的修道院手語乃是中世紀時候所使用,至今有大部份亦參照當時手語,當然有些是香港聖母神樂院自創的手語以應付不同時代及不同地方的生活環境。除了手語的中世紀傳統外,修士們的衣著服飾亦保留了中世紀的會衣設計,如修士所披掛著的黑袍,自中世紀這服飾象徵著補贖的意義,而修士所使用的皮帶,表達了約束的意思。這些自中世紀傳承下來的修士服飾,在現今21世紀亦能找到,見證了這些幾百年的隱修院傳統歷久不衰,實在可貴。

       

        除了隱修院的傳統手語及衣著服飾外,修士們自給自足及簡樸的生活模式亦是由中世紀時候所傳承下來。自中世紀代,修士們潛隱生活及日常所需自給自足等,都是中世紀時代隱修會所能看到,在大嶼山聖母神樂院中亦能找到這些傳統生活模式。從神樂院修士的日程表中,可見他們時段所預設的工作如祈禱、讀經及耕作等,每天都嚴格跟從時間表內的程序,過著自中世紀所保留的簡樸的

修士生活模式。另外,聖母神樂院修士亦需要自給自足以應付日常所需,由1953年起,以養牛為主要收入來源,發展牛奶場,售賣牛奶,而養牛是熙篤會的傳統,合符會士的樸素生活,固此早期的神樂院的決定以養牛為主要生產方向。但幾年前牛場遷移後,神父修士們主要以耕種、製作曲奇餅等以維持生計,雖然生產方式已經轉變,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中世紀的簡樸生活亦得保存。

 

總括而言,從大嶼山聖母神樂院實地考察中發現,中世紀時候的生活模式亦能保存至今,由神父修士們之間的溝通方法及衣著服飾,亦可發現其中蘊含著的宗教傳統,令到訪者能對於中世紀時的天主教熙篤會有更深刻的認識,當中亦能看見服飾之中隱藏了的宗教意義。從修士們的自給自足及簡樸的生活方式,可見中世紀的生活傳統亦能得以保存並活現於現今神樂院中。從宗教角度來看聖母神樂院,它是激發人們心靈對永恆價值的渴望,從歷史角度來深究,神樂院是中世紀時代宗教傳統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