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君右

比較及公共歷史文學士碩士課程

2005年11月8日

 

考察報告

 

大嶼山聖母神樂院的中世紀風貌

簡介

    是次探訪於二零零五年十月二十三日下午進行,由夏其龍神父帶領。探訪目的,旨在透過了解大嶼山聖母神樂院(下稱神樂院)內修士的隱修生活,從而了解中世紀隱修士的活涪面貌。

    神樂院的歷史可追溯至中國楊家坪的神慰院與正定神樂院。一九四七年後,兩所修院先後遭共產黨焚燬修士或殉難或逃走,成功逃離中國輾轉來香港者有  人。當時香港教區恩理覺主教[1](Bishop Valtorta, Enrico PIME),以私人身分歡迎熙篤會修士來港。一九五一年,港督葛亮洪(Alexander WGH Grantham)[2]向英國政府反映後,同意批地七十三英畝,以每年壹元的印花稅在大嶼山大水坑建修院。[3]

 

隱修士的生活面貌

    接待我們的莊宗澤神父為我們介紹神樂院內修士的生活概況。他指他們的生活跟中世紀修士有所不同,不過其精神面貌則大至相同。

    神父指院內所有修士日常都是穿著會服。一般而言,初學生(Novice)[4]領受白色聖衣及長袍,及至發暫願(vows, temporary)[5]後,修士會接受與發永願(vows, final)[6]的修士相同的會服,即黑色連風帽之聖衣及白色長袍,以及皮腰帶。「白色長袍是表示默觀祈禱,外在的黑色聖衣是表示勞力工作。」這種簡單的裝束,與他們的會祖聖本篤(St.Bendict)在其《聖神篤會規》(下稱《會規》)第42章所定之規格相同。而整套會衣所包含的象徵意義,表現出一個熙篤會士的生活面貌:即祈禱和工作。

筆者曾於2001年到神樂院避靜兩天。猶記得兩天的膳食格局都是兩菜一湯及白米飯。菜餚中沒有肉類,只是蔬菜及瓜類。莊神父解釋修士要過神貧的生活,所以不應在食物上計較。這與《會規》第39章中所訂之要求相同。不過神父補充一點指法規以外也有因時制宜的時候,例如有乳牛殘廢了,不能再飼養時,長上會容許修士把牛隻宰掉並食用,務求不會浪費食物。總的來說,修士要求克己過簡樸的生活。這種境界,正是中世紀時代熙篤會士的生活面貌。

限於避免騷擾修士的生活,我們不得到訪他們的宿舍。不過莊神父指他們住的地方十分簡樸,沒有獨立房間,所用的家具十分簡單。這與《會規》所發出指引相同。

而就歡察所見,神樂院的建築與其他地區之聖本篤會院一致。神樂院內的建築才料以花崗岩石為主。據莊神父介紹,修院的建築材料為修士開採回來。而格局方面,這裡跟中世紀時代之會院無大分別,都是有一座聖堂、院長、修士的宿舍、飯堂、作坊等。而歐洲流行的長廊及歌德式建築,在神樂院並沒有。

祈禱生活是修士的主要生活部分,為了讓修士有一個簡單靜樸的環境與天主相遇,聖堂的布置以清簡為原則。整間聖堂分兩層,可容約一百人同時參加彌撒或祈禱。全所聖堂以天藍色為主色[7],配合其以聖母為主保的理念。當中沒有彩繪玻璃、沒有壁畫,也沒有聖像,這種設計,有助修士和其他朝聖者專心祈禱事主。祭台前左右兩旁為木製唱經席,主要供修士在此唱經頌主之用;主日彌撒當日,神父會邀請前來參與聖祭之教友前來同座。筆者觀察所見,這裡只有簡單的電風扇兩座,天花部分安裝暖氣管,相比本港不少堂區之聖堂安裝了空調、射燈、揚聲器、投影設備等設備,這裡的裝潢的確有予人簡陋之感,但這種布置,正與中世紀熙篤會的隱修院設計相同:務以簡實為原則,能使人「興起超脫塵寰之心,魂遊天上之念。」香港教區羅國輝神父於一次公開講座[8]稱聖堂布置應盡量製造神聖空間[9],好讓教友在這環境中更態投入地參與感恩祭。就此理念而言,神樂院聖堂的布置,實有助教友默想耶穌基督教導世人要克己的生活態度。不過以現今的香港人凡事講舒適方便,修士的這種設計,這份心意,他們未必容易領悟。

修士通過默觀、靜思、讀聖書,為世人的需要去祈禱。被問及修士與外界隔絕,儘量與外界避免接觸,怎樣了解俗世的需求時,神父稱他們有讀報紙,也有機會看電視,不過只限於新聞報導一類。當然,公教報及總院傳來之文件,也是他們了解世情的渠道。無疑減少與外界接觸有助修士更尊心服務天主,服務人,但聖教會主張避免遇外交有接觸的同時,未免與教會強調的自由意志有相悖之嫌。此外,只透過有限渠道了解世情,從而為世人祈禱,那麼祈禱的內涵又是否充實識切,這是值得反省的課題。

就神樂院休息室中展示之修士祈禱日程所見,修士的祈禱生活嚴守《會規》指示進行。修士一天有七個時段祈禱,即更課經、晨禱、午前禱、午時經、午後經、晚禱及夜禱,通常由早上三時至晚上七時進行[10]。按神父解釋,他們會按時參加每一個祈禱,即使有工作在身,他們亦會先放下工作,完成祈禱再處理。[11]

祈禱與工作,就是修士的生活。

    《會規》提醒修士,真正的隱修生活,必須刻以苦的工作來磨練自己,又建議各地修院按地區特色進行經濟活動,以求達到自給自足,不假外求。早期神樂院以養乳牛出產牛奶及耕種作為主要之經濟活動。聖召貧乏,是不少教區和修會所面對的問題,香港熙篤會亦面對同樣的挑戰。隨著修士日漸老邁,勞動力大減,加上競爭激烈,修院已停止親自生產牛奶,而改為將生產權外判其他生產商,而一切農耕活動也停止。昔日乳牛閑靜吃草菜田青綠的景象,成了一張張歷史圖片。現在,修院的經濟來源,主要來自母院支持、售賣自製曲奇、教友奉獻及避靜服務費用。這種經濟條件,對堅持克己生活的修士而言,無疑是一大訓練,但現實環境對一班年紀老邁的修士而言,這種生活他們可以有多少參與?

 

結語

    恆久的祈禱、克己的生活,是中世紀熙篤會修士的生活面貌他們堅持「衣著樸素、膳食清淡的苦行僧生活他們主張教堂和其他建築力求簡單,不加裝飾用最簡單的材料即可」[12],又爭取「留出時間進行個人的禱告和從事體力勞動」[13]。這種生活面貌,雖然經過了多個世紀的洗煉,仍然歷久常新。在香港這個講求物質的社會裡,神樂院實為人間的一塊淨土。然而,聖召貧乏、財團覬覦土地、信眾支持不足,卻又成為這人間淨土的隱憂。

 

 

 

 

 

 

 

 

 

參考書目

1.          〈禮委會培育講座 探討聖堂布置與靈修〉,《公教報第3139期》

2.          《熙篤會創立九百周年暨聖母神樂院成立七十周年紀念特刊》

3.          熙篤會會士編:《聖本篤會規》(香港:大嶼山聖母神好樂院)

4.        Brian Tierney•Sidney Painter著,袁傳偉譯:《西洋中古史 上冊》(台灣:五南圖書,2000年9月)

 

參考網頁

1.          《天主教英漢袖珍辭典》20051020日擷取自http://www.21music.org/NEW/BLESSING/dict/INDEX.htm

2.          潘國忠:〈淺談世畫像〉《論盡神學》20051020日擷取自http://theology.org.hk/icon/icon_guide.asp

3.          《聖母神樂院•滄桑五十年》20051015日擷取自http://www.catholic.org.tw/trappist/htmls/his.htm

4.          《熙篤會的理想和生活》20051015日擷取自http://www.catholic.org.tw/trappist/htmls/lf.htm

 

 



[1] 恩理覺主教於「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一日香港代區升格為聖統制主教區,恩主教於一九四八年十月 卅一日正式成為香港教區首任主教。」20051030日擷取自http://archives.catholic.org.hk/administrators/valtorta.htm

[2] 香港第十七任港督,任期為1947-1957

[3] 有關神樂院之簡史參考《聖母神樂院•滄桑五十年》20051015日擷取自http://www.catholic.org.tw/trappist/htmls/his.htm及《熙篤會創立九百周年暨聖母神樂院成立七十周年紀念特刊》

[4] 初學生:欲加入男女修會的信友,必須經過一年或多年之適應、學習階段,期滿後再決定是否加入該修會;這些人稱之為初學生,或稱為初學修士或修女。20051030日擷取自http://www.21music.org/NEW/BLESSING/dict/N.htm

[5] 暫願指有期限、過渡性的聖願,如一年、三年等。20051030日擷取自http://www.21music.org/NEW/BLESSING/dict/V.htm

[6] 永願是指修士或修女在暫願期滿時向天主宣誓,承諾信守終身的三個聖願,即貞潔、服從及貧窮及。

[7] 跟據潘國忠在《淺談世畫像》一文中分析,由於聖母是受造物,所以傳統上教會會以藍色,代表她的人性

[8] 講座由教區禮儀委員會主辦,於二零零五年六月十六日及二十三日舉辦,題目分別為禮儀年聖堂布置、插花與靈修」及「禮儀用品的含義、管理和保養」。

[9] 《公教報第3139期》。「羅國輝神父解釋禮儀的神聖經驗是發生在人的時間和空間之內,使時間和空間也變得神聖 。他說神聖的空間在天、地、門、窗、壁、器、陽光、空氣和水,所構成的地方,藉祈禱而達成;神聖空間的質素是平安、祥和、充滿著神聖的臨在,以及能夠引發人祈禱和共融的。」

[10] 《熙篤會的理想和生活》。20051015日擷取自http://www.catholic.org.tw/trappist/htmls/lf.htm

[11] 參考《聖本篤會規》第81619

[12] Brian Tierney , Sidney Painter,袁傳偉譯:《西洋中古史 上冊》(台灣:五南圖書,20009),頁388

[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