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耀華

參觀熙篤會聖母神樂院報告

 

()  熙篤會聖母神樂院的歷史

 

位於香港大嶼山的熙篤會聖母神樂院(Trappist Monastery),於一九五一年建立,為一所天主教隱修院,院中的修士皆以奉行苦行修道生活,遵守本篤規則生活, 在現代化的香港中保存有這一中世紀模式的修道院,可謂是特有的景象。

 

聖母神樂院為熙篤會(Cistercian Order)[1]於一九二八年所所建立,[2]原址位於中國河北省正定縣河灘,到一九四七年因戰亂關係遷至四川成都,後因中國大陸變色,在李博嵐院長率領下到達香港,於一九五一年在香港大嶼山重建修院。

 

據神樂院隱修士記述,遷港初期樂院隱修士歷盡艱辛,首先是局勢發展未定,香港會否落入中共之手仍屬未知之數,其次是原有修士四散,跟隨李院長南下的只有十多位隱修士,還有便是建院基址和維繫隱修院運作的資金等,都是困擾神樂院的問題,幸好憑著李院長的信心,最後所有問題都能獲得解決,既獲香港政府租借大嶼山神樂院現址為重建之基,又獲各方友好幫忙,神樂院各隱修士的辛勤工作下得以完成神樂院的興建及維繫各項日常開支,

 

(二) 從聖母神樂院看中世紀的隱修院制度

 

修士[3]的出現可追朔至公元三世紀羅馬帝國時代,首位的隱修士是聖安當(St. Anthony) ,據說他受呼召在埃及沙漠中隱修後,吸引了其他人仿效,在聖安當後,帕科米鳥(Pachomius)在埃及提倡集體式隱修生活,隱修院制度即是由他創立。至公元六世紀時,聖本篤(St.  Bebedict)改革隱修院,寫下「聖本篤會規(Rule of St. Benedict)[4]為隱修院的日常運作作出重要指示。

 

熙篤會屬於本篤會(Order of St. Benedict)的改革派,創會的三位會祖主要不滿中世紀時隱修院普遍出現的弊端如院財產過多和修士生活過於舒適安逸過,發願跟從聖本篤所指示的隱修生活,故此熙篤隱修會的會士追隨聖本篤會規,在修院中過著祈禱、工作與默觀頌讀三足鼎立的生活,藉著院長及團體追隨基督,熙督會隱修士生活的特點是遠離人世,寧靜獨處,生活於簡樸、克己、勞作、祈禱和閱讀,並極注重團居生活中的弟兄友愛,這種自創會時便已強調的會,在我們參觀聖母神樂院中仍能強烈感覺到。

 

本篤會的隱修院執行嚴格的入院制度,要入神樂院,需要有半年的望會期,再經過兩年的初學期,在修院和自己都感到滿意後可正式發願入會,服飾方面,初學生只穿白色的會袍,束上白色腰帶,成為正式修士時,則穿著白色的會袍和黑色的聖衣,腰間束著皮帶。[5]加入修院後,要遵守會及過嚴格的集體生活,隱修生活基本的要求是捨棄自己的喜好和意願,而遵守團體的時間表也是自我捨棄的一種,修院規定每天七次經課、祈禱,故此當經課和團體活動的時間來到時,修士會放下手邊的工作參與團體活動,事實上,對隱修士而言,隱修院即是其家,需要相互配合來維繫修院的正常運作。

 

 熙篤會主張嚴謹遵守聖本篤會規,在禮儀、默觀頌讀,個人祈禱和勞動中尋求平衡。修士全心尋找天主,度簡樸澹泊、勤勞克苦、靜默的隱修生活,以恆常祈禱,為世界和教會轉求天主。祈禱、靜修為隱修士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份,由於其主要功課為祈禱,所以熙篤會亦被稱為「啞吧會」,為了盡量不打擾修士靜修,所以修院中產生了手語以代替口語溝通,這種手語在聖母神樂院中仍被普遍運用,據神樂院修士說,新入院的修士亦必須學習手語。

 

本篤會規提及「每座修院要自食其力…幾時他們靠雙手操作度日,才算是真正的隱修士。」因此,每座修院視所處地區的情況及資源,發展出修院特有的事業。熙篤會是主張修士生活回歸簡單樸素,堅持體力勞動在隱修生活的重要性。故此其修院嚴格遵守此會。聖母神樂院亦不例外,其在河北省時,除了修士下田工作外,還自設牛場,飼養乳牛售賣牛奶以維繫修院的日常開支,在其遷至香港後,仍然秉承其傳統,修士們日間工作,下田種菜和飼養乳牛售賣牛奶,自食其力,其所出產的十字牌牛奶因品質優良更成為香港奶類食品中的有名品牌,由此可見昔日隱修院的條到今天仍被嚴格遵守。

 

在中世紀,隱修院往往會成為世人避靜之所,在當時交通不發達的世代,隱修院亦扮演了旅舍的角色,這些傳統的功能,今天在神樂院中仍能找到。神樂院內有禮拜堂,除了供隱修士誦經祈禱之用,一般人士亦能參與其宗教活動,[6]此外在神樂院設有客房,可供市民住宿,一般訪客亦能自由與隱修士討論宗教問題,可見現今的隱修院繼續發揮著其傳統的社會功能。

 

聖母神樂院源自羅馬天主教會隱修院系統,故此現今仍保存著明顯中世紀修院特色。例如修士的服飾上仍保留有風帽,在神樂院內可看見用拉丁文(Latin) 詩歌和聖經,但由於時代的不同,各隱修院所處環境的不同,一些合時宣的會亦會作出修改,例如以往熙篤會規定隱修士在任何時候都需穿著聖衣,但自一九三零年有兩位外國修士在河北神樂院下田工作時中暑斃命後,便更改了這一條,各隱修士可因應當地情況而酌量作出更改。另外修士需要守齋,但據神樂院修士言,此一規定亦已作出修改。[7]現今的隱修士亦會閱讀報紙,藉以了解香港及世界事務,使其在禱告上有明確目標,可見現今修院雖仍遵守昔日的條,卻仍能適應現今世代的轉變。

 

(三) 總結

 

參觀了聖母神樂院,使我明白到中世紀隱修院生活的一些點滴,而隱修士對其信仰的熱誠,以及其堅守修會規章的生活,都令人對他們產生由衷的敬意。



[1] 熙篤會的三位會祖是聖樂伯(St. Robert)、聖雅伯里(St. Alberic)和德範•哈定(St. Stephen)。他們率領十九位志同道合的修士,到法國東部熙篤地方創建新修院,時為公元一零九八年。是為熙篤會的起源。熙篤會建立後,積極向外發展,其中以聖伯爾納多貢獻最為突出,現今全球共計熙篤會男修院一百座,共計二五九九人;女修院六十八座,共計一八八三人,其中在洲地區日本香港台灣韓國菲律賓印尼印度等地有九座男修院和九座女修院。

[2] 聖母神樂院的起源是奠基在1882年熙篤會察哈爾楊家坪設立聖母神院,由於中國青年踴躍進會,故於一九二八年在河北省正定縣分立聖母神樂院。

[3]『隱士』的希臘文是「沙漠」、『修士』的希臘文是「獨自」,此二詞成為敬虔的象徵。修士持守貧窮、聖潔、順服的誓言,每天祈禱、工作,有些甚至向外傳福音。 其出現的背景主要是隱修士不滿教會的腐敗,以及受古希臘禁主意的影響。

[4]聖本篤會規共七十三章,它系統地把有關隱修院的生活守則、教導條、人際關係、靈性生活等展示出來,清晰地指引修士的生活。

[5]白色的會袍是表示默觀祈禱,外在黑色的聖衣是表示勞力工作,束上皮帶意為約束自己,並含有補贖的意思。

[6] 在參觀當日,我們參與了神樂院的「午後誦經」,而當時在座的除了我們、隱修士外,亦有修女和一般平信徒。

[7] 香港聖母神樂院以往曾飼養乳牛及雞,在乳牛及雞隻年老後,基於不浪費食物的原則下,亦容許修士吃牛肉及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