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5532中世紀歐洲的盈與虧

2005-2006上學期

電影評論     

戴寶瑩

日期︰20061110

 

一.引言

艾利諾(Eleanor of Aquitaine)分別是法王路易七世(Louis VII)

、英王亨利二世(Henry II)的女王,以及亞奎丹封地的繼承者,可謂當時最具影響力、最富有的女性。[1] 雖然,當時女性的地位比男性低,貴族女性的命運、地位皆受限制;艾利諾卻打破限制,憑著與亨利二世的婚姻,擴展其政治野心和權力。[2] 可是,隨著她與亨利二世關係疏遠,她的行政權力自1156年起被剝奪。[3] 在1173年,她因支持兒子叛亂,而被亨利二世囚禁約二十年。從此,她被孤立於王朝和家族以外。[4]

 

普遍認為,在艾利諾與亨利二世疏遠以後,她對家族、王朝的影響力大幅減低,直至1183年,查理一世 (Richard I)繼位後才能恢復。然而,《冬獅》反映了相反的觀點,它指出艾利諾被囚禁時,仍保持對家族成員及王朝政治的影響力。因此,本文籍《冬獅》的虛構情節,結合歷史文獻,以探討艾利諾與亨利二世關係破裂後,能否保持其權力及影響力,以及她如何利用其影響力,實踐統治安茹王朝的野心。

二.重視繼承問題

《冬獅》提出了安茹王朝和亞奎丹封地的繼承問題。縱使亨利二世希望約翰(John of England)繼位,艾利諾卻支持查理,這形成了兩人之間的衝突。[5] 

艾利諾對繼承問題的重視,是為了把她最重要的財產—祖傳封地交給可信任的查理,以確保日後她對該地的控制權。另一方面,若查理成為國王,她可透過兩人密切的關係,間接地統治安茹王朝。事實上,在查理繼位後,她成為英國的攝政王,得到畢生以來最大的統治權。[6] 明顯地,她對繼承問題的堅持,是為了在亨利二世死後,確保她擁有的財富和權力,以及實踐其政治野心。

 

三.對查理的支持和利用

    《冬獅》反映了艾利諾對查理的兩種態度。首先,艾利諾支持查理繼位、向亨利爭取查理與Alys的婚姻。根據文獻,艾利諾一直計劃扶植查理。 [7] 在她的支持下,十五歲的查理在1172年被加冕為亞奎丹公爵。[8] 當然,她對查理的支持,是源於她對他的鐘愛;但無可否認,這也是源於她的政治野心。她藉著支持查理,換取兩人互相合作的關係,增加她在家族及王朝的勢力。如他們在1173叛亂的聯盟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另一方面,艾利諾可通過查理實踐她的野心,以及避免在亨利不信任她的情況下,干預政治事務。例如在《冬獅》之中,她利用查理與法王腓力二世(Philip II of France)結盟。因此,她既能置身事外,又能影響整件事的發展。艾利諾成功利用查理,與他建立互倚互持的關係,延續她在王朝的的地位、權力。

 

四.與家族成員的關係

在家族成員之間,艾利諾擔當了「中間人」的角色。當她的權力受威脅時,便支持兒子與父親抗衡。如《冬獅》末段,當亨利不傳位給三個兒子時,她便帶同兵器支持兒子。這段情節象徵了 1173年的叛亂,她煽動兒子們反對亨利二世,更為他們提供軍隊和金錢。明顯地,透過艾利諾的煽動和支持,兒子們才能向父親爭取實權。事實上,雖然後來的叛亂失敗,但促使了亨利二世下放權力。[9] 而藉著兒子得到權力,艾利諾也能從中擴展其勢力。

 

另一方面,當時機未成熟時,她選擇服從亨利的要求,以維繫家族成員的關係和減低各方的衝突。例如,當她被囚禁時,曾順從亨利的要求,勸導查理交還亞奎丹封地的主權予她,以表明查理的順服和忠心。[10] 由此可見,艾利諾保持家族成員之間的權力平衡。但她也因時勢和個人利益的考慮,時而控制、破壞當中的平衡。

 

 

 

五.堅忍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在艾利諾被囚禁時,她沒有因失敗,而放棄政治上的野心。正如《冬獅》反映,艾利諾雖然無法得到自由,但她仍樂觀地、忍辱負重地等待下一次聖誕覲見,相信最終她能跟查理一起統治安茹王朝。事實上,縱使亨利二世試圖終止他們的婚姻,要求她到豐特夫(Fontevrault)的修道院退穩[11],也一一被拒絕了。由此看來,她仍未放棄其政治計劃,希望有一天得到自由,在日後得到安茹王朝的統治實權。

 

其次,雖然她不能自由行動,但是她仍不斷地收集家族、王朝的消息,以了解家族成員之間的勢力發展。[12] 例如,當時她也知悉亨利與Alys的關係。由此可見,她一方面憑藉堅忍的精神,保持其財富和權力;另一方面,她小心觀察時局的發展,根據這些觀察,在日後調整她的政治計劃。

 

六.審慎的政治技巧

    艾利諾因應時勢而服從於亨利二世;但是,當涉及個人利益,她往往不屈服於權勢而堅持己見。在電影裡,艾利諾也呈現這兩種面貌。她一方面答應亨利的要求,出席聖誕覲見,在公眾及法國國王前維持他們的夫妻關係。然而,當亨利要求以約翰承繼皇位,損害她與查理的權力時,她便提出反對。根據歷史,亨利二世曾於一一八四年,要求被囚的艾利諾把普瓦圖(Poitou)、亞奎丹封地分配予約翰。然而,艾利諾希望由查理繼承其封地,而拒絕了亨利的要求。[13] 由此可見,艾利諾在時而合作、時而拒絕的態度之間,既可與亨利維持互惠互利的關係,又可避免亨利侵佔她的權力、財富。

 

七.總結

    總括而言,即使艾利諾與亨利二世關係破裂,在叛亂後被囚禁達二十年,她仍能保持在家族、王朝的權力及影響力。綜合電影《冬獅》及歷史文獻的資料,顯示艾利諾在政治上的成功,乃源於兩個因素。一.她明白到控制家族成員,特別是繼承者的重要性。雖然她無法直接統治王朝,但通過與繼承者及其他兒子建立密切的關係、聯盟,她可間接地實踐其權力和野心。二.她的政治手腕和個人性格。在政治上,她能審時度勢,靈活地、謹慎地作出適當的政治決策,卻又不失個人原則。即使在政治上面臨失敗,她仍能保持樂觀、堅定不移的態度,等待時機來臨。所以,即使失去了亨利二世賦予的權力,她也能依靠個人的政治才能,成為當時最具權力的女性。

 

八.參考書目

1.          Ffiona Swabey, Eleanor of Aquitaine, courtly love, and the troubadour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2004.

 

2.          D.D.R. Owen., Eleanor of Aquitaine : queen and legend ,Oxford, UK ; Cambridge, Mass. : Blackwell, 1993.

 

3.          Alison Weir., Eleanor of Aquitaine : by the wrath of God, Queen of England ,London: Jonathan Cape, 1999.

 

4.          Amy Kelly, Eleanor of Aquitaine and the four king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期刊文章

From Jstor:

1.          Ralph V. Turner, “The Problem of Survival for the Angevin "Empire": Henry II's and His Sons' Vision versus Late Twelfth-Century Realities”

http://links.jstor.org/sici?sici=0002-8762%28199502%29100%3A1%3C78%3ATPOSFT%3E2.0.CO%3B2-5

 

2.          C. Warren Hollister; Thomas K. Keefe, “The Making of the Angevin Empire”

http://links.jstor.org/sici?sici=0021-9371%28197305%2912%3A2%3C1%3ATMOTAE%3E2.0.CO%3B2-H



[1] Ffiona Swabey, Eleanor of Aquitaine, courtly love, and the troubadour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2004), p.30.

[2] 政治上,她曾多次作為亨利二世的攝政者,擁有亞奎丹封地的行政權;家族上,她的後代皆深受其政治、文化的影響。參見D.D.R. Owen., Eleanor of Aquitaine : queen and legend (Oxford, UK ; Cambridge, Mass. : Blackwell, 1993), chapter two.

[3] Ffiona Swabey, Eleanor of Aquitaine, courtly love, and the troubadour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2004), p.40.

[4] Alison Weir., Eleanor of Aquitaine : by the wrath of God, Queen of England (London: Jonathan Cape, 1999), pp. 217-218.

[5] 根據歷史資料,艾利諾特別鐘愛查理,更早在其幼年時,有扶植查理的計劃。而亨利二世在其長子亨利Henry the Young King死後,便扶植約翰為其繼承者。因此電影在這方面的情節,是符合史實的。參見D.D.R. Owen., Eleanor of Aquitaine : queen and legend (Oxford, UK ; Cambridge, Mass. : Blackwell, 1993), pp. 59-62, 70.

[6] Ffiona Swabey, Eleanor of Aquitaine, courtly love, and the troubadour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2004), pp. 50-53.

[7] D.D.R. Owen., Eleanor of Aquitaine : queen and legend (Oxford, UK ; Cambridge, Mass. : Blackwell, 1993), p.59.

 

[8] Ffiona Swabey, Eleanor of Aquitaine, courtly love, and the troubadour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2004), pp.46-47.

[9] Ralph V. Turner, “The Problem of Survival for the Angevin "Empire": Henry II's and His Sons' Vision versus Late Twelfth-Century Realitie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100, No.1 (Feb., 1995), pp. 86-87.

[10] D.D.R. Owen., Eleanor of Aquitaine : queen and legend (Oxford, UK ; Cambridge, Mass. : Blackwell, 1993), p.75.

[11] Amy Kelly, Eleanor of Aquitaine and the four king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pp. 190-191.

[12] D.D.R. Owen., Eleanor of Aquitaine : queen and legend (Oxford, UK ; Cambridge, Mass. : Blackwell, 1993), pp. 72-73.

[13] Alison Weir., Eleanor of Aquitaine : by the wrath of God, Queen of England (London: Jonathan Cape, 1999), pp. 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