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网上版
    回到目录
以民祖先的記載、出埃及、征服福地

公元前1850年 - 1200年
Christ

以民祖先 (公元前1850年 - 1700年)
*
第一代 - 亚巴郎亚伯兰(Abraham)( 创12:1 - 25:18):
信德之父,在他身上,可看到他对上主深厚的信心。 「上主对亚巴郎说:『离开你的故乡、你的家族和父家,往我指给你的地方去。我要使你成为一个大民族,我必祝福你,使你成名,成为一个福源。」﹙ 创12:1-2
「亚巴郎相信了上主,上主就以此算为他的正义。」﹙ 创15:6

第二、三代 - 依撒格以撒(Isaac)与雅各布伯雅各 (Jacob)( 创25:19 - 37:1):
依撒格是亚巴郎和妻子撒辣在年迈时天主赏给他们的儿子,雅各伯则是依撒格的儿子,他们都传承了亚巴郎对上主的信心。雅各伯在天主的救恩史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 创28:10-22) 记载雅各伯的一个梦。他在梦中看见一道连接天和地的梯子,天主的天使在梯子上上去下来;这表示「雅威」上主和人类之间是没有隔阂的。他生了十二个儿子,他们的名字成了日后以色列民族十二支派的名字。在雅各伯死前,他特别祝福了他的儿子犹大。后来,当以色列十一支派灭亡后,只剩下犹大支派继续存在,因而雅各伯的祝福得以保存。

第四代 - 若瑟約瑟(Joseph)( 创37:2 - 50:26):
若瑟是雅各伯十二个儿子之一,曾被兄弟陷害,被卖到埃及去。后来,若瑟得到法郎的赏识,成了埃及的首相。「因为上主与他同在,凡他所做的,上主无不使之顺遂。」 ﹙ 创39:23﹚ 在若瑟治下,埃及国聚敛了七个丰年内所有的粮食。当各地发生大饥荒时,唯独全埃及国还有食粮。于是天下的人都来到埃及,向若瑟购买食粮,包括他的兄弟在内。若瑟不但既往不咎,更让他的兄弟移居到埃及去。从若瑟身上,我们看到耶稣基督的预象 — 受苦与受光荣。雅各伯一家移居到埃及,亦为日后以色列民出谷掀开了序幕。

  點擊圖片放大.
Christ

出埃及 (公元前1250年 - 1200年)
*
(1) 上主给雅各伯起名以色列﹙ 创32:29﹚, 因而雅各伯的后裔便被称为以色列民;他们移居到埃及后,被称为希伯来人(Hebrews),即侨民之意。在埃及的以色列民越来越多,以至埃及人都怕了他们,遂严厉地强迫以色列子民做苦工 ( 出1:1 - 2:22)。 后来因梅瑟摩西(Moses)成了以色列民族的救星( 出2:23 - 7:7), 他藉上主大能的手,引领以民离开埃及( 出7:8 - 13:16)。

(2) 以色列民奇迹地渡过红海The Sea of Reeds,展开他们的新生命( 出13:17 - 15:21

(3) 以色列民在旷野中虽得到上主无限的照顾,仍怨声载道( 出15:22 - 18:27),埋怨梅瑟和上主。
埋怨梅瑟和上主。他们到了西乃旷野,在山下安营。上主在山上多次召唤了梅瑟。西乃西奈 (Sinai)盟约就在此订立,并颁下十诫要以色列民遵守( 出19:1 - 24:18)。 可是,以色列民却背信,上主再与他们立盟约,然而他们仍经不起考验( 出32:1 - 34:28), 以致浪迹于旷野数十年( 戶10:29 - 14:45)。

Christ

征服福地(公元前1200年)
*
(1) 梅瑟死后,上主命梅瑟的侍从农的儿子若苏厄约书亚(Joshua) 领「全体百姓过约但河,往我赐给他们,即以色列子民的地方去。」( 苏1: 2

(2) 上主与若苏厄同在,助他和以色列民攻占了耶里哥(Jericho)及哈依(Hai)( 苏5:13 - 8:29

(3) 之后,若苏厄在厄巴耳山上筑了一座祭坛给上主献祭,并在那里将梅瑟当着以色列子民的面所写的法律,刻在石头上。以后若苏厄将法律上祝福和诅咒的一切话,全照法律书上所记载的,宣读了一遍。 ( 苏8:30,32,34

(4) 后来若苏厄遂亲率他的一切军民,和所有的精兵迎战五个阿摩黎(Amorites)王。( 苏10:1 - 10:43) 「若苏厄这次出征,能获取所有的王子和他们的土地,是因为上主以色列的天主在为以色列人作战。」 ( 苏10: 42) 以民因此战役征服客纳罕南部地方。

(5) 客纳罕北方山区及其余地方的王子都会合一起,来到默龙水边扎营,要同以色列人交战。若苏厄遂率领自己的军民突至默龙水旁,向他们进攻。……这样,若苏厄占领了那整个客纳罕地区 ( 苏11:5,7 - 16) )「上主怎样吩咐了他的仆人梅瑟,梅瑟也怎样吩咐了若苏厄,若苏厄也就怎样办了。凡上主吩咐梅瑟的事,若苏厄没有不照办的。」 ( 苏11:15)若苏厄遂完成他的使命。 若苏厄遂完成他的使命。「若苏厄占领了那整个地区,全如上主对梅瑟所说的;若苏厄遂将这地区按照以色列支派分给他们作产业。以后国内升平,再无战事。」 ( 苏11:23) 之后,以色列民的十二支派便划分了客纳罕地( 苏13:1-21:45)。



回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