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时代,大部份经师都是法利塞人(Pharisee),他们亦都是公议会(Sanhedrin)的议员。他们被视为有学问、有荣誉、有权势的一群。无论在伦理、法律或教义方面,他们都以专家身份自居。他们从慕名而来的中上阶层人士中拣选门徒,教授他们法律和规则。经师与门徒的关系是建基于理性知识的传授上。在学校里,师傅要教授犹太信仰的生活方式。 耶稣并不是一位经师,但仍有很多人尊称他为师傅。事实上,他也招收门徒,并给他们特别的教导,而他亦自觉自己是师傅。不过,他以与众不同的独特方式和标准来召选门徒。
耶稣在加里肋亚湖(Galilee)一带,亲自召叫那些平凡的渔夫、税吏、奋锐党人等成为他的门徒。耶稣主动与门徒们建立师徒关系。他亲自寻找门徒,而不是等待慕名者前来投靠。他清楚明白地对门徒说明:「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
若5:16)
耶稣的门徒一心盼望一位民族英雄来领导他们。不过,事实显示,尽管耶稣拒绝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仍愿意继续跟随他。他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一套规戒,而是传扬喜讯的使命。由于耶稣是一位周游各处的宣讲者,他所拣选的十二位宗徒要与他结成一体,以友爱相系。耶稣说:「我给你们立了榜样,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
若3:15)
耶稣亲自培育这个小团体,要求他们摒弃以往的价值观念,好能接受天国的喜乐;并赋予他们传扬天国临现的使命。 作为耶稣的门徒,目的不在于将来要成为师傅,设馆授徒,而是为建立一个服务世界的团体 - 作地上的盐、世界的光、田中的麦子。耶稣复活以后,宗徒们到普天下去为基督作证,他们成了世世代代所有追随耶稣的人的榜样。
請參看 - 加里肋亞湖
「影片分享 youtube 網站」- 【怎能不想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