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網上版
    回到目錄
信徒與世界

*
believer.jpg

耶穌時代的厄色尼(Essenes)團體非常興盛,約有四千人,是一群嚴格苦行的虔誠猶太人。厄色尼人在瑪加伯時代(Macabees公元前二世紀)經已存在,他們是猶太的「虔誠者」,即哈息待人(哈西丁Hasidim)的後裔。當時,他們一方面不接受希臘帝國,另一方面對耶路撒冷聖殿的司祭及他們的崇拜方式不滿,認為這一切都是腐敗。他們亦不同意法利塞人與社會妥協的生活方式,故此,他們便遁世於曠野之中( 加上2:29加上7:13-17)。 他們認為世界不潔,充滿罪惡和黑暗。為了苦修及嚴守絕對的潔淨律,他們便遠離塵世,為能在曠野中預備天國的道路。因為他們與世隔絕,不與外人接觸,故此,新約並沒有他們與耶穌或其他門徒來往的紀錄。

耶穌與厄色尼團體的分別是:耶穌雖然知道世界充滿邪惡,但他並沒有因厭惡或恐懼邪惡,而選擇避世。耶穌申明他與信徒是「在世界而不屬於世界」(參閱 若15:18-19), 他要求門徒要作「地鹽世光」( 瑪5:13-14)。 耶穌向天父祈求說:「我不求你將他們從世界上撤去,只求你保護他們脫免邪惡。」( 若17:15)。 有時,耶穌也會離開群眾( 路4:40-42),進入曠野( 瑪4:1),目的是為再進入世界作好準備。

再者,耶穌來不是為審判世界( 若12:47),而是「為叫人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 若10:10)。 耶穌不接受世界對金錢、名譽、權勢的標準,他也不分「潔淨」或「污穢」( 谷7:14-19)、神聖或俗世( 谷2:23-28)。 他自由地接觸各方人士,甚至是那些被社會排斥的人,如:稅吏、娼妓、痳瘋人、瞎子,並向他們宣告天國的福音。他甚至觸摸被視為不潔的屍體。

耶穌沒有宣傳禁慾主義,亦沒有為門徒選擇任何的修道方式,他沒有訂定任何生活常規或習慣。耶穌沒有要求門徒與家人脫離關係( 若2:1); 他反而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衝破任何社會藩籬為人服務﹔例如:治癒病人、驅魔、宣講天國等( 路9:1-2谷6:7瑪10:1瑪13:35 )。 信徒更要學習釋放自我,好能寬恕別人及與人和好( 谷11:25瑪5:24)。

耶穌不是君王、司祭、經師或修道人;他只是一個無錢、無權、無勢的平民。他非常重視平凡人。 他宣講天國給平民( 路6:20-26 ; 瑪5:1-12 )、給殘障者( 瑪11:5-6 )、給罪人( 瑪21:31-32 )。 在他的心目中,人必須從各種階級觀念中釋放出來,使自己成為眾人的僕役,好去服務世界。( 谷9:35瑪23:11

當耶穌離開這座城時,他背著十字架,舉步維艱地被帶往刑場受釘;因為掌權者找到了宣判他死刑的藉口。






回到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