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网上版
  回到目录
2020年頒布的「《Fratelli tutti 眾位弟兄》通谕」拾穗

(1)被遗弃的人
*
撒玛利亚人

— 《众位弟兄》通谕第63条描述了路加福音所载「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路10:29-37)。

— 这故事发生于从熙雍山上的耶路撒冷城往山脚下的耶里哥城的陡峭道路上。

— 耶路撒冷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宗教中心,也是一个极繁忙的商业交汇处。

— 显然地,每天使用这条道路的除了普通人外,全都是宗教人士:如故事中的司祭和肋未人,还有商人,其中就有这位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 我们必须知道,圣殿雇用了许多司祭和肋未人来管理圣殿及主持昼夜的礼仪庆典。 圣殿内有本精心设计的司祭名册。 司祭和肋未人都喜欢在耶里哥城拥有一所房屋, 因为耶里的租金比耶路撒冷便宜, 亦方便他们往耶路撒冷工作。

— 路加福音记载,当一个法利塞人问耶稣:「谁是我的近人」时,耶稣亲自讲了这个故事给法学士听。

耶稣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来,到耶里哥去,遭遇了强盗;他们剥去他的衣服,并加以击伤,将他半死半活的丢下走了。有几个人在那条路上经过,看了看,没花半点时间去关心这个受伤的人,甚至没有帮他求助﹔而只有一个人停下来,走近这个伤者,亲手为他包扎伤口,甚至自掏腰包请别人照顾他。」

除了给伤者一些钱外,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还给了他什么?

(2)花时间为别人做点事是不求回报的行为
*
撒玛利亚人

除了给伤者一些钱外,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还给了他什么?他给了伤者一样这忙乱世界视为最要紧的东西,那就是时间。当日他必定有自己的事情要办,他要关顾自己的需要及完成自己的责任。然而,面对这位伤者,即使他不认识对方,也愿意放下一切,因为他感到自己值得为伤者付出时间和关怀。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时常受到诱惑,无视他人,特别是弱小者。我们也必须承认,虽然在许多方面我们可有所进步,但在这个发达的社会,我们对于怎样陪伴、照顾和扶持我们当中脆弱和弱小的人,依然一无所知。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借其行动表明: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其他人的生命紧密相连:生命不是时间的流逝,而是相遇的时期。」 (通谕66)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为伤者付出时间,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行为,简而言之,「不求回报」的行为本身是美善的`。即使没有得到任何明显的回报, 这「不求回报」的行为,让我们更能接纳陌生人。可是,某些国家,只欢迎科学家和投资者(通諭139)。

(3)在今天细小的「地球村」里还有兄弟情谊吗?
*
小世界

在当今的媒体时代,世界通常被称为细小的地球村。世界就像一条小村庄,人无论住得多远,都能借媒体互通讯息,即时知道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事。外表看来,大家都是「亲密的邻居」,但却没有「兄弟的情谊」,甚或愿意为他人付出少许时间。即使是近邻也会成了个远方的陌生人。

确实,新冠疫情这类影响全球的悲剧能够短暂提醒世人: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团体,同坐一艘船,个人的问题可危及全体,无一幸免。(通谕32)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并承认人民与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分歧和自私的利害关系,冲突难免。然而,当越来越多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传统的人醒觉,这已是携手创建兄弟情谊新文化的时候了!

请大家留意「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故事中不同人物在看见路旁遇袭受伤的人后,他们的转变。他们之间再没有犹太人与撒玛黎雅人、司祭与商人之分,而只有两种人: 承担别人痛苦的人,以及从旁边走过的人;俯身帮助别人的人,以及视而不见匆匆离开的人。此时此刻,各人的身份、面具和标签都丢掉了:真面目都显露出来。我们会否俯身触摸和治疗别人的创伤吗?我们会伸手扶起他吗?这是当前的挑战,我们不应害怕面对。在危难之刻,抉择迫在眉睫。此时此地,我们是否能说,我们并非强盗,亦非路过的人,更非伤者或背负伤者的人。(通谕70)

(4) 合一文化
*
海豹

在现今世界,归属人类大家庭的意识在减弱,而携手共创正义与和平的世界似乎已是过气的乌托邦。普遍存在的反而是冷漠无情、耽于安逸和平庸不堪的世界。这种情况源于某种造成理想破灭的骗人幻象,以为人是无所不能,而忘记我们都同坐一条船。这幻象罔顾兄弟情谊的重大价值,导致「某种愤世嫉俗的心态。 如果我们踏上理想破灭或失望之路,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诱惑。(……)孤立封闭或只顾个人利益绝对无助于重燃希望和带来更新。解决之道是亲近他人,缔结相遇文化。我们拒绝对抗的文化,而拥抱相遇的文化。(通谕30)

我们将在《通谕》中经常听到这些话。《通谕》的开场白让我们沉浸在兄弟情谊的主题中。

「众位弟兄」: 圣方济亚西西写信给他的一众弟兄姊妹时,这样称呼他们,并向他们推举一种散发福音馨香的生活。在他众多的劝言中,我要特别指出他怎样敦促我们活出超越地域与时空的爱。他亦宣告,「不论他人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也同样爱他们」的人,是有福的。他以此寥寥数语,讲解一种敞开胸怀的兄弟情谊,道出其真谛。这种兄弟情谊使我们得以肯定、欣赏和爱每一个人,超越物质的距离和地域的局限,更不论对方的出身或背景。(通谕1)

(5)兄弟情谊— 共同的梦想
*
兄弟

教宗方济各表示,在撰写本《通谕》期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曝露出我们虚假的安全感。虽然各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应对危机,但显然大家无法携手合作。尽管我们以先进的科技彼此超然地紧密连系,但人与人的关系依然像一盘散沙,因而难以解决影响我们众人的难题。(通谕7)

教宗继续申明,他无意对兄弟情谊作全面的解释,但却期盼在此时刻大家能承认「人」的尊严,重新唤起对兄弟情谊的渴望,作为对普世的贡献。(通諭6,8)

现向大家推介一个绝妙窍门,可教我们如何追求梦想,让我们的生活成为精彩的冒险旅程。谁也不能孤立地面对生活(……)。我们需要一个可支持我们,帮助我们的团体,大家互相帮助,向前迈进。一起追梦是何等重要!(……)各行其是恐怕容易堕入妄想,变得虚幻;梦想应是大家共同创建的。我们既然属于同一人类大家庭,是同样拥有人类之躯的同行旅伴,也是同一大地的儿女,一起居住在这共同家园,那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体现其信仰或信念的丰富内涵,发出自己的声音,彼此成为弟兄姊妹,一起追梦吧!(通谕8)

(6)「按赞」或「按不喜欢」
*
听

某种「选择」机制在今天的媒体中运作,人们惯于立即「按赞」或「按不喜欢」,以表示对该节目的吸引程度。同样,也可选择与那些人分享自己的世界。因此, 要是遇上讨厌或自己不喜欢的人,便可在虚拟网路上随意将之删除,建立一个与真实世界分隔的虚拟圈子。(通谕48)

另一种新的生活模式在社会中冒起了:人们可创建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摒弃一切无法控制或自己不能立即了解的事物。坐下来静心聆听他人这种人际关系上的典型相遇,已被现今世界窒碍人专心聆听的急速步伐所取代。(通谕49)

在对方还没有将话说完,已被突然打断,为的是要反驳对方的观点。我们绝对不可失去我们聆听的能力。圣方济亚西西在聆听穷人、聆听病弱、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时,他听到天主的声音。他使这一切成为他的生活方式。我切望圣方济亚西西所播下的种子能够在众人心中萌芽成长。(通谕48)

让我们一起透过交谈,平心静气的对话或热烈的讨论,一起寻找真理。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继续这种做法,可能我们会经历沉默和痛苦的时刻,但我们仍须耐心地集结许多个人和民族的丰富经验。然而,我们必须拥有心灵的自由,并愿意与有血有肉的人接触交流,才能够在周围环境和整个世界,活出兄弟情谊。(通谕50)

(7)谁是我的近人?
*
邻居

教宗澄清,虽然这通谕的对象是所有怀有善意的人,不论任何宗教信仰,「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比喻」都与所有人相关,且具挑战性。

「有一个法学士起来,试探耶稣说:『师傅,我应当做什么,才能获得永生?』耶稣对他说:『法律上记载了什么?你是怎样读的?』他答说:『你应当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并爱近人如你自己。』耶稣向他说:『你答应得对。你这样做,必得生活。』但是,他愿意显示自己理直,又对耶稣说:『毕竟谁是我的近人?』耶稣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来,到耶里哥去,遭遇了强盗;他们剥去他的衣服,并加以击伤,将他半死半活的丢下走了。正巧有一个司祭在那条路上下来,看了看他,便从旁边走过去。又有一个肋未人,也是一样;他到了他那里,看了看,也从旁边走过去。』但有一个撒玛黎雅人,路过他那里,一看见就动了怜悯的心,遂上前,在他的伤处注上油与酒,包扎好了,又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把他带到客店里,小心照料他。第二天,取出两个银钱交给店主说:请你小心看护他!不论余外花费多少,等我回来时,必要补还你。你以为这三个人中,谁是那遭遇强盗者的近人呢?』那人答说:『是怜悯他的那人。』耶稣遂给他说:『你去,也照样做罢!』」 路10:25-37

这比喻有一突出而极具创意且远胜其他的观点:在回应「谁是我的近人」这问题时,耶稣没提到任何近人的清单,如父母、亲戚、朋友、同胞、同一宗教的兄弟姐妹、或穷人等。这比喻清楚地告诉我们,「我的近人」并不存在,直至我让自己成为「我遇到的人的近人」,无论那人是谁,家中的成员或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在比喻的尾声,耶稣问那提出「谁是我的近人」这问题的法学士:「谁是那遭遇强盗者的近人呢?」你认为,经师、肋未人、撒玛黎雅人这三人中,谁是那遭遇强盗者的近人呢?法学士答说,「是怜悯他的那人」。耶稣给他说,「你去,也照样做罢!」这个比喻的结论真了得。 撒玛黎雅人克服了许多阻障,使自己成为受伤的犹太人的近人。种族仇恨绝对是最大的阻障。受伤的犹太人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自出生以来,都是在这种仇恨中长大。早于七百年前,以色列国一分为二,即北国(由以色列十个支派组成,建都于撒玛黎雅)和犹大国(由犹大和本雅明支派组成,首都设于耶路撒冷)。 撒玛黎雅和耶路撒冷之间早已存在仇恨和竞争。当亚述人在公元前721年摧毁撒玛黎雅,并将十支派的大部分人驱赶到亚述去当奴隶时,此仇恨更达致高峰。新亚述人移居到撒玛黎雅去。他们与当地以色列人通婚所生的孩子被称为撒玛黎雅人。犹太人憎恨这些混乱他们血统的所谓兄弟,因为他们是亚述人的后裔,亚述人是犹太人的宿敌。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必须克服这种「世仇」。受伤的犹太人也可拒绝撒玛黎雅人的帮助!除先前提到的阻障外,在我们所谓的现代社会中,种族或民族仇恨往往是最难以克服的。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受其怜悯之心触动,通过其行动,开辟了一条与「世仇」对话及接纳之路。他创建了一种新文化,「相遇的艺术」。《众位弟兄通谕》指出:生活虽然充满矛盾,却是一种相遇的艺术。(通諭215)。相遇成为一种文化。

(8)「相遇文化」
*
会议

在《众位弟兄通谕》中读到这个特别的主题时,我突然想起我记忆中许多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经历。我特别回忆起我第一次到访伦敦。当时我是一个年轻的义大利学生。在暑假期间我有机会去伦敦学习英语。在伦敦,我遇到一个非常好的英国家庭,他们帮了我许多忙。他们帮我找到了一份兼职暑期工。我可以在早上工作来赚取我的生活费,下午我则可自由地学习英语和英国文化。一次特殊的经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家的大儿子和他的父亲以及一些朋友要到维多利亚火车站参加一项特别活动。他们邀请我参加。虽然我对是次活动一无所知,我仍加入大队。他们因此而非常兴奋!

当火车到站时,所有年轻人都分散在站台上,帮助那些在寻找行李或小孩时出现困难的乘客。我觉得年轻人和旅客彼此相当信任,亦没有人要求给予任何小费。虽然在场也有专业的搬运工人处理,却没有些毫投诉,充满着喜乐和被受欢迎的气氛。以后,我一直都有参加这项活动,直至我离开伦敦为止。这次经验令我更理解《众位弟兄通谕》所说的。

「相遇文化」意指我们作为人民,应热衷于彼此相遇、设法彼此联系、架设桥梁,并计划一个所有人都可参与的项目,从而形成某种对生命的期盼和生活模式。这种文化的主体是整个人民,而不是试图借助专业及媒体资源来安抚社会上的某部分人。(通谕216)

《众位弟兄通谕》适当地借用了南美流行歌曲诗意般的表达:「生活是相遇的艺术」。那群年轻人愿意让自己成为刚到英国旅客的「近人」,他们因此而成了「艺术家」,他们谱出了一首新歌,一种新文化。《通谕》亦引用了早期教父圣依勒内(他在公元140年去世)的说话,他把旋律形象化来描述同一观点:寻求真理的人就像一个聆听歌曲的人,不应集中注意一个音符与另一个音符的分别,就像每一音符是独立创造的。相反,聆听歌曲的人应知道这绝妙的旋律是同一个人创作的。

(9)培植新文化
*
庆典

关于这个主题,我最强烈的经历是数十年前我第一次出访南非。那是种族隔离时期。无论餐馆、公厕,以至学校,一切都受种族隔离管制。对于到哪里乘公共汽车, 在哪里下车,都使我非常困惑。因为所有交通工具都指定不同车站让不同种族上车下车。某一天,我参观一所天主教小学,这所小学没有奉行隔离政策。我看到所有孩子,不论白人、黑人或中国人都愉快地一起玩耍。我跟该校校长倾谈。他告诉我:「种族隔离是教出来的!」非常正确!如果没有人教孩子种族隔离,他们永不会有那种思想!我喜欢教宗方济各介绍如何教导相遇文化的话题。首先教宗分析文化的本质。教宗指出,人民的「文化」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想法,或是少数知识份子的崇高理想。「文化」一词指已渗透到人民当中,并深入其深层信念和生活方式的事物。(通谕216)

文化多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中学习得来。教宗强调教导新一代交谈和相遇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应以对话为武器,装备我们的孩子!我们应教导他们如何努力奋斗,实现相遇的文化!(通谕217)

在我们及我们的孩子和年轻人生活的社会中,弥漫着浓厚的消费主义生活模式,但只有少数人有能力维持此种生活,因而导致暴力冲突和相互摧残。「只顾自己」的想法迅间恶化成「彼此对抗」,这比任何瘟疫的情况更坏。(通谕36)

确实,新冠疫情这类影响全世界的悲剧,能短暂提醒世人: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团体,同坐一艘船上,个人的问题可危及全体。这也提醒我们:谁也不能独自得救,我们只能一起得救。(32)

然而,《众位弟兄通谕》邀请我们继续思考此次疫情给予我们的惨痛教训。

疫情所引致的痛苦、不安、恐惧和认识到自身的有限,使我们感到有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社会结构,而最重要的是,审视我们生命的意义。(通谕33)


《通谕》使用一些极其重要的新表达方式来描述这新的相遇文化。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借教导孩子和年轻人这些新表达方式,我们可体认到这些新表达方式是何等令人惊叹。《通谕》指出:承认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弟兄姊妹,并寻求容纳每一个人的人际友爱,都不是虚幻的理想。这要求我们立定决心,寻找可实现此事的有效途径。为此作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崇高的爱德行为。虽然个人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但当他与人联手,为众人开展兄弟情谊和正义的社会进程,他是在实践更广阔的爱德,政治的爱德。这是致力建立一个以社会爱德为灵魂的社会政治秩序。我再次邀请大家重新认清政治是什么。政治仍是一种崇高的召叫和爱德的最高表现之一,只要它以寻求公益为主。(通谕180).

只有培养这种关系,我们才有可能实现不摒弃任何人的人际友爱,以及拥抱所有人的兄弟情谊。(通谕94).

福音中,耶稣说:「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 ( 玛25: 35)。耶稣能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祂有一颗开放的心,关心他人的疾苦。圣保禄鼓励我们:「应与喜乐的一同喜乐,与哭泣的一同哭泣。」 ( 罗12:15)。当我们的心采取这种态度,便能对别人的经历身同感受,而不管那人的背景和来历。当我们这样生活,必会体验到他人是我们的「骨肉」。 依 58:7)(通谕84)

如果你觉得我们所说的一切听起来很好且重要,那么我们应从哪里开始建构更好的人际关系呢?我推荐大家一个非常实用的练习,《通谕》的222, 223 及224条都对「恢复善良」作出解释,大家都能轻易做到。

现时,我们缺乏时间和精力善待别人,或说句「不好意思」、「抱歉」或「谢谢」。然而,不时善良的人奇迹般出现。这样的人愿意放下自身的烦恼,关心他人,给人一个微笑,说句鼓励的话,在一片冷漠中去静心聆听他人。如果我们每天都尝试这样做, 我们便能创建健康的社会氛围,从而减低误解和防止冲突。善良是需培养的,这不是流于表面的中产阶级德行。因为善良是以尊重他人为前提,当善良成为社会文化时,便可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人际关系、以及讨论或比较不同观点的方法。善有助寻求共识,并在愤怒摧毁所有桥梁后,开辟新蹊径。(通谕224).

(10) 宗教为世界的兄弟情谊服务
*
服务

教宗方济各留在《众位弟兄通谕》的最后一章,以处理一个非常实际和根本的问题:如果所有宗教共同努力,在当今社会创造一种新文化,世界将会怎样?教宗代表天主教会发言,重申教会的传统立场:

因此,尽管教会尊重政治的自主权,但不会将自己的使命限制在私人领域内。相反,在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时,教会「不能、也不应该置身事外」,并应该「唤醒人们精神的力量」, 好能丰富整个社会生活。(通谕276).

的确,宗教神长不应参与政党政治,因为这是平信徒的范畴,但是他们也不能摒弃生活的政治面向, 包括持续关注共同福祉和人类的整体发展。「教会有一个社会性的角色,不只是扶助弱小或教育青年,也尽力促进人的进步,及一个大同博爱的世界。」 (通谕276).

第二个问题与前一个问题紧密相连:我们是否应该把这个非常微妙和复杂的问题留给来自不同教会和宗教的专家小组?

数十年前,普世主义为许多分裂的基督教会的团结,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交谈,被认为是专家要讨论的排他性话题。公众对此几乎没有什么贡献。今天,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后,公众扮演首要角色,主要是坚定的希望、知识的增加、信徒群体的热切祈祷和深切愿望,他们想要实践他们所相信和祈盼的,这已是圣神在工作的明确标记。

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并非纯粹出于外交、礼貌或宽容。一如印度主教团指出:「对话的目的是建立友谊、和平与和谐,并本着真理和爱的精神分享道德和灵性的价值观和经验。」 (通谕271).

根据我们的信仰经验,以及多个世纪以来积累的智慧,并从我们众多软弱和失败汲取的教训,我们作为不同宗教的信徒知道:天主的临在有益于我们的社会。倘若我们真心诚意寻求天主,不受意识形态或功利自私所影响,定能认出大家都是同行旅伴,真正的兄弟。(通谕274).

让我们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确地深信我们作为不同宗教的信徒已知道,我们对天主的见证将有利于我们的社会吗?如果我们真正意识到,我们对天主的信仰让我们在当今社会建设更人道的新文化,是我们的首要贡献。那么,我们会同意以下几句话,「我们希望成为服事的教会, 从她的家里走出来,从她的殿宇里走出来,从她的圣所里走出来,陪伴生命,维持希望,成为团结的标记, (……)搭建桥梁,拆毁围墙,播种和好。」(通谕276)

*
我们很容易会同意《通谕》的说法: 「我们不能接受在公开辩论中,只有强势者和科学家才能发表意见。我们必须让积累了多世纪经验和智慧的宗教传统有机会提出见解以供反思。宗教经典在每一时代都有其意义,并有持久的力量,但事实上,它们往往遭鄙视,而这种鄙视是出于某种理性主义的短视。 (通谕275)

身为信徒,我们认为如果不对众人的天父开放, 就没有坚实而稳定的理由呼吁兄弟情谊。我们坚信,唯有藉由这个身为儿女、而非孤儿的意识,才能使我们和睦共处。 (通谕272).

在这,我想加入一个我个人的简单经验:我在意大利战争期间的几年,当时我大约八九岁。我们没有什么可吃的。我记得,我听到农民说,在他们收割小麦、葡萄、坚果等作物后,我们可进去「捡拾」﹙拾穗﹚他们所剩下的。那时我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我「拾穗」与宗教有关,但我发现「拾穗」是一个美妙的传统。多年后,我开始阅读《圣经》,我发现,「拾穗」就如很多相似传统的根源都是来自圣经。 宗教是为人类服务的。「当你收获葡萄时,不要再摘取所剩下的,应留给外方人、孤儿和寡妇。总应记得你在埃及地曾做过奴隶。」 ( 申24:21-22

另一个有关「拾穗」的《圣经》故事就是卢德传。卢德是个年轻外方女子,有一天她碰巧来到一个富有犹太人的田间,在收割的人后面拾麦穗。这个富有犹太人后来娶了卢德为妻。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外方拾穗者的名字竟出现在默西亚的族谱中( 玛1:5)。事实上,我们可以说,「拾穗」是相遇与友爱文化的一部分。在此文中,所有我尝试与你分享的,都是《众位弟兄通谕》的「拾穗」。您可能想详细阅读整份《通谕》。这实在太好了。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开始持续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活出在此《拾穗》中学到的。对我们来说,最好的惊喜是,当我们与不同信仰,甚至没有特别信仰的人相遇,都能让他们在他们的人生旅程中,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真正成为所遇到的「每个人」的兄弟姊妹。让我们继续与所有兄弟姐妹携手同行,相互学习。

请参阅-教宗方济各《Fratelli tutti 众位弟兄》通谕, 2020



回到目录